走進北葉國小就是走入風景裡
沒錯,竟然有住址是風景巷,我也好想住在風景裡
北葉村為瑪家鄉行政中心所在地,處於三地門、瑪家、霧台等原民鄉對外交通之樞紐地帶,
距屏東市僅24公里,交通便利,附近均為排灣、魯凱族群聚之村落,深具原住民文化特有氣息
而北葉國小就在「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往上不遠處,那引人注目的粉紅建築,
還有彩色的「 MASALU 」是排灣語的「歡迎您」
那天原住民文化園區停車場客滿,路口有交通管制,應該是很多人要去「山川琉璃吊橋」
山川琉璃吊橋就是連結三地門鄉三地村與瑪家鄉北葉村的吊橋,預約處~ 山川琉璃吊橋
北葉國小入口處小公園
相較於下方車滿滿人多多,這裡卻充滿悠閒的氛圍
綠蔭下的石柱上有排灣族頭目
繞著找,當然也要找出排灣族公主
石壁上有著北葉國小的標誌,就是一片樹葉喔
另有太陽和陶壺
相傳排灣族的祖先是在陶壺中被孕育成的,百步蛇圍在陶壺旁守護
當太陽的光芒照射在陶壺上的時候,排灣族頭目的祖先就從陶壺中誕生了
路不寬但鋪得很平整,路旁的樹為桃花心木,雖已長出新葉還是有枯葉
風一吹樹葉飛轉下來,超美的
一路爬坡幾個彎,就到在大榕樹下的北葉國小觀景台,也有坐下來休息的地方
視野遼闊的令人心曠神怡,可遠眺隘寮溪及屏東平原
一看,發現這一帶種了好多檳榔樹
目光轉向彩色積木校舍,校舍牆上浮現出一塊塊彩色積木,
五顏六色,充滿了童趣味
相較於外表的童話風格濃,校舍內部就比較淡雅,
重點就在廊柱下方的陶甕和菱形蛇紋
窗下有個窗台,可以擺放展示
繞到後面,由於地勢關係,上面還有一層,
圍牆上的裝飾就是排灣族三寶:青銅刀、古陶壺、琉璃珠
再回到前面從不同角度欣賞,一個個大小不一的三角積木鑲在牆上裡立體鮮明,
前面一排高大的椰子樹和棕梠樹更是加了分
積木上的小眼睛就是窗戶,不知採光透氣度是否夠?
但真的很可愛又逗趣
我猜~地上的圓筒應是琉璃珠意象
蜻蜓+琉璃珠
琉璃珠又稱蜻蜓珠,排灣族人稱 katakata,為成果的意思
隱喻一顆顆五彩繽紛的琉璃珠就好像是一顆顆豐富心靈的果實
排灣族琉璃珠的由來之一
很久以前,排灣族人覺得在婚慶典禮上沒有足夠亮麗的珠寶可以佩戴,就向上天抱怨
有一天,大祭司接到上天的指示,告訴族人去捕捉天下各種蜻蜓,
取出牠們的複眼,裝滿100個簍子,然後混和木灰,用木臼覆蓋,安靜等候
經過一天一夜之後,這些蜻蜓複眼都變成了晶瑩剔透、五彩繽紛的琉璃珠,
也成為上天送給排灣族人最美麗的禮物
校舍另一邊則利用立體浮雕呈現原民文化傳承
北葉觀景台後休憩區
樹木扶疏還有琉璃牆,從洞裡可見琉璃意象
排灣族人都非常重視琉璃珠並視為傳家之寶,
每顆琉璃珠因為色彩、紋樣不同,流傳著不同的神話傳說與名稱,
而每顆琉璃珠都有名字,代表了特別的意義,如:避邪、守護、階級、財富、榮耀等
續往前就進入同樣很具有特色的操場,遠處有大武山為背景
高壯的大葉欖仁老樹撐著綠色巨傘,在樹下既涼爽又舒服,望遠山望綠意,讓眼睛徹底的放鬆
操場同樣的色彩繽紛充滿著原民風情
繞了一圈過來,為的是這座有百步蛇和陶甕意象的聖火台,好酷喔
站在上面,想像運動會時點燃聖火,超震撼的場面
不過下來時有點怕,沒扶手就沒安全感
老公說人家這上下都要用跑的,我真是遜阿XD
而後面正好是族人的祭典圖騰,也來湊個熱鬧
圍牆上還有很多彩繪和立體浮雕,並有著作品的解說,真的是個美麗又奇幻的校園
走校園是一種新興旅行玩法,不用人擠人不用門票卻擁有多樣化風貌,
又能多認識各種不同族群的文化,體會他們的用心
不妨利用假日來走走,但也切記要有公德心,留給校園一個乾淨的環境喔
2017/04/04
歡迎跟著愛作夢的貓 joci 趴趴走,好想知道我們會相遇在哪裡^^
北葉國小
地址: 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巷1之22號
開放時間: 週六、日08:00~17:00,車輛禁止進入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