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讓記憶始終保存著
當下的溫度
當下的心情
當下的感動
四處趴趴走發現台灣處處美
不同的季節遇到不同的美
正如在不同的時間點也會遇上不同的美
這都是樂趣
總想說年假到哪都塞車,不大想出遠門
事實證明也是要看地方,也或許是年假9天夠長,該去的都去過了
年初六(周六)我們決定到那瑪夏走走,走國10經過旗山完全沒塞到車
一路直奔甲仙用餐吃芋仔冰,仍是熟悉的好味道
續行,看到路旁明顯的建築停了下來~小林平埔族群文物館
天氣大好,藍天白雲印照在深色圍幕玻璃外牆上
走進裡面頓時涼爽,大片落地玻璃可看到外面的景色
椅子 形狀各不同、各有其特色
建物主體共二層樓,一樓為文物常設展區、迎賓大廳、服務台以及小林文創商品販賣區
二樓為文創教室、平埔文物典藏圖書室及休憩區
祈福板上滿滿是祝福語
櫻花樹下的想念
一排排的永久屋整齊美觀,屋頂上都有太陽能發電板
雖然慘遭天災無情,但存活下來的人沒有悲傷的時間,
打起精神把小林村再蓋回來是對親人懷念最好的方式
再往前不遠處,遇見不輸楓紅的美姿
變色的烏臼葉在陽光下閃爍著它的美,
也吸引著我的眼光,留下美好的影像
這裡是小林村紀念公園,在小林村原址南側高地興闢的紀念公園
走過"苦路"可達"櫻花樹下的想念"
181棵台灣原生種的山櫻花樹整齊排列,每個樹穴代表一個罹難者家庭,
期盼花季時,櫻花染紅紀念公園的景象,為觀者帶來活力與希望。
我們來時櫻花都沒開,所以也沒下去,就是在上面看而已
接著往那瑪夏去,幾年沒來,這段路比想像中更長
幸好一路上車子不多,景色也宜人,路都好走
印象深刻的是經過好多個以原住民語命名的藍紅綠橋,應該是重建後蓋的
只知那瑪夏有櫻李花開,但不知在哪,問了幾處後才知在民權村
一路爬坡往上,看到了李花園,原來民權村在至高點
但天氣超熱,先去旁邊被譽「鑽石級」綠建築校園~民權國小走走
初見感覺很不凡,完全顛覆了傳統
若沒看到學校名,這樣的建築會想得到是個學校嗎?!
旁邊有個"杵與臼"的大型裝置藝術水塔,也是很吸睛
走著斜坡上去,一大片原住門風格強烈的裝飾與門板,令我眼睛為之一亮
可惜了有人就直接躺在木地板上午休,大概是天氣很熱這裡風涼爽
所以不好意思拍全景就分段拍囉
門板質感超厚實帶著粗獷感,每扇門上有不同的雕刻圖案
抬頭看,太陽板的屋頂下有個木雕大太陽,也非常的具視覺感
木料則使用台灣疏伐林木的柳杉,以降低製程和運輸上的碳排放,並活絡台灣森林的生長潛力。
看看學校腹地大不說,教室也不少,會想說學生應該不少吧
可我看資料全校師生才近百人,原來還有另一種任務~
因民權國小的核心設計理念延伸自原住民傳統高腳屋,
校舍就像一間「家」感覺的大房子,中央寬闊的活動空間是客廳,而教室則是房間,
繞著高腳屋圖書館走一圈欣賞這郭英釗建築師也說是"最美的圖書館",
下面設計的是水流動的生態池
走到旁邊草地,大樹下乘涼舒服又悠閒
操場也很大
這個被山圍繞的學校坐擁遼闊視野的山林和綠地, 能在這裡上課實令人羨慕不已
坐在樹下看著雲在天上自由自在飛,
大口呼吸山中新鮮的空氣,感受到的是山中無歲月的悠閒與美好
很值得停留細細品味的地方
走回頭又遇見顏色很美的烏臼,一樣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取得「鑽石級」綠建築認證的民權國小是由"台達電文教基金會"資助重建
重建的不是過去,是未來..
在民權國小晃了好一陣子,出來賞花了
這片李子園就在旁邊而已,不是很大,但是今年第一次賞到的李花,仍令我開心
回程停留外牆畫著鮮明色彩的小林國小,也是災後重建的一個特色學校
設計團隊以「學習的天空之城」為理念,
利用原有地勢,將地面層層抬高,
校舍猶如衛城般落於高處,讓學生有安心受保護之感
城堡內外充滿了大自然氣息,
而城堡外牆利用風災後隨處可見之漂流木、砌石等原始材料,展現風土建築之特色
司令台以獵人學校理念發展而來,象徵文化精神傳承,
守護著在這求學的莘莘學子,此時小林國小已如衛城般守護小林
學校的籃球場設備很不錯
高高的燈表示晚上也有照明設備吧
圍牆上畫著很多彩繪
藍色斜坡往上通往校舍,看著好想去一探究竟
可惜時間已不早,還想到杉林賞花,就留待下回了
雖然地勢沒民權國小高,仍是被山圍繞的山中學校,
一樣擁有寧靜與好視野
最後一瞥,這天的雲實在美極了阿
來到杉林花海已黃昏,夕陽染黃了大地
迎著夕陽拍幾張,也算賞到了
天氣這麼好,夕彩也美麗
滿滿的花阿花,拍到妳算我們有緣分
最後來到向日葵迷宮,今年真的好壯觀又燦爛
高高的向日葵有著大大的微笑迎人
也有不少的造景
可惜天色已晚,有來過就好
待明年花再開囉^^
2016/2/14
歡迎按讚加入粉絲頁
小林平埔族群文物館
高雄市甲仙區五里路50號
那瑪夏民權國小
高雄市那瑪夏區瑪雅村平和巷1號
甲仙小林國小
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路24-2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