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百花盛開的春天,金色麥浪卻帶來豐收的喜悅。
在網路上看好幾年的金色麥浪,但沒在對的時候出遊總是遇不上,
今年過年沒出遠門,年後的周休算補償,阿里山行、新竹行連著把它玩回來 哈哈..
是說~年後出遊不塞車塞人,還賞到好多季節性的美景真的很棒,台灣真美阿!
說到賞金色麥浪,最出名的就是台中大雅,人多也常聽到麥田被遊客闖入踩壞,
然今年發現有更多地方有種植,台南學甲、桃園平鎮都有,有更多的選擇,
以我們不愛擠人的個性,選了最少人知道的苗栗苑裡去,北上剛好順路..
其實也不知在哪裡,只有個大概的方位,
沿著140縣道走,田園風光慢慢開慢慢看,過上館里看到一大片金黃就對了,
這還是第一回看到成熟的小麥田,興奮極了 !
不出所料,放眼整大片麥田果然都沒人,
只有旁邊的一方田在整地,而那抹紅也就成為金黃麥浪的背景。
沿著旁邊的溝渠走,細細的欣賞著傳說中的小麥,
由綠轉金黃,粒粒飽滿,鋒芒露刺,像一隻隻不可怕的毛毛蟲,
隨風搖曳的金黃麥浪,猶如身處在異國的浪漫景致裡。
感受到的是豐收的喜悅、金黃的幸福
越過路旁的一戶人家,大蒜也成熟了,在曬大蒜呢 !
菜園裡茼蒿開著鮮黃的花
細葉綠中點點白是芫荽花,水~
遇見屋主,聊了一下,這周圍的小麥田全是他的,
與喜願簽約契作,是個配合不捕鳥、不使用農藥、不使用化學肥料、不使用除草劑的友善環境種植。
這些田一年間由小麥、稻米和黑豆三種作物輪作,聽到有(青仁)黑豆興趣又來了,
主人說歡迎我們9、10月再來,並拿了剪刀讓我剪些小麥回家。
在冬季種下小麥的種子,覆蓋上稻草讓種子發芽成長,不必使用農藥,不必費心照顧,
隔年3月,小麥就會在這片土地上金黃遍地。
由於小麥耐寒且收購價格比較高,冬季休耕期推廣種植小麥,
不僅可增加農戶收益,另方面也可調節春季插秧時節用水需求,
農民躍躍欲試,種植的區域也增多。
我們去時是周六,小麥9成都變色了,
主人說再過三天就要收割,所以發文時應該是看不到了。
那天風好大,在金色麥浪中與麥共舞是美好的體驗,
主人的親切與大方更顯現出台灣處處好人情。
回來幾天後,剪下的小麥已經變乾,顏色本來有點綠的也都轉黃,像個美麗的藝術品,
打算拍照為老公研發新產品的圖案,然後就當做成乾燥花插在瓶裡欣賞,
下回再去就可以帶著我們的新產品與主人分享囉 !
苗栗苑裡上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