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東埔日月雙橋,

 沿著台21走,

 看到羅娜部落的指標,

 就這樣轉個彎..

 

 

 路旁滿滿的綠,

 一片又一片,綿延到玉山下的葡萄架,

 有著藍天白雲來陪襯,這山中的葡萄園是這麼的美麗,

 又停下腳步來欣賞..

 

 

 走入開放式的葡萄園中,

 小小新綠的葡萄正在成長。

 

 

 數以萬計白套子形成一片袋海,

又是個豐收的好年冬。

 

 

 

 從棚架葡萄葉的縫隙看出去就是美麗的大自然,

令我想起曬柿餅的景觀,

卻比曬柿餅更壯觀、更自然、更充滿了生命力,

這裡充滿的是不斷在長大的生命和無窮的希望阿 !

 

 

 漫步在葡萄園裡,偶有騎著機車的原住民朋友經過,

會看看我們這兩個陌生人,但不是像看闖入者的眼光,

想必他們也知道我們只是友善的旅人。

 

 

 秋到,

台灣處處有豐收,

處處有喜悅

雖然天災無情,

但只要肯努力,

眼前不就是最好的實例 ?!

 

 

 然後,看到小小的圓環和牌樓,

就知道羅娜部落到了..

 

 

 入部落左側有一大片停車場,

我知道羅娜部落有個很出名的聖誕節慶典,

對他們來說如同過年的節日,

樂於分享的族人歡迎大家來共享歡樂的氛圍,

聖誕夜時除了出外的遊子回鄉也有很多外地人來,

這停車場可能就是要讓遊客停車的吧!

看到面對著視野極好山谷的那輛坦克車,

突然想到賽德克巴萊裡的場景,

當然現在只是裝飾用的了。

 

 

 羅娜部落涵蓋陳有蘭溪中游,是全省最大的布農族部落,

海拔約900~1000公尺,人口數約一千八百人,五百多戶,

除了少數漢人之外皆為布農族人,

而布農族分五大社群,羅娜村則為布農族之郡社群。

 

 

日據時代,日人為便於管理,

將原住民在郡大、陳有蘭溪畔的布農族「郡番」,

逼迫其遷徙至羅娜,是信義鄉的統治中心。

民國39年光復後,行政轄區改為羅娜村,

當時曾在村裡栽種牛樟樹,

目前台灣農業試驗所則在此設立本土原生植物保護區。

 

 

 走進部落裡,

代表布農族的彩繪和壁畫在牆上隨處可見。

 

 

牆面上有布農族的招呼語「Mihumisang」~「米呼米桑」,是「你好、謝謝、再見」的意思。

還去問大女孩是u -ninang什麼意思

真害..換成羅馬拼音就熊熊忘記了

 

大女孩2011/11/04 11:09 回應

米呼米桑 烏你囊

 上次不就教了..這裡是羅馬拼音..

 u -ninang(烏你囊)--感謝(祝福詞)

這二句結合在一起您好..感謝..之意

 

 

我發現這裡的每一幅畫裡,

不管是狩獵的豐收..

 

 

 農耕的田園,家居生活裡,

黑狗總是隨在側,

果然是最忠實的夥伴!

我想跟布農族人把動物植物都當人般的看待一定是有關係的,

好的關係是好的循環,更是緊緊的相依賴。

 

 

烤山豬的分享文化,

因為認識了大女孩,讓我對原住民的文化有點小認識

 

 

 

 

 背著豐收的小米回家

 

 

 他們背孩子的方式是這樣的

 

 

 搗麻糬

 

 

可愛版的台灣黑熊

 

 

 

 一幅幅的畫就是他們生活的寫照

 

 

 花草不是很刻意的,

但每株都欣欣向榮,

這是種恩賜。

因為簡單,所以散發著自然美。

 

 

 

 

 

 九重葛恣意的嫣紅,

就像我們那天漫遊在村裡的感覺,

只要願意,藍天下的那份寧靜隨手可得,

只要願意,能體驗到的總比想像中的更多..

 

 

下篇繼續漫步羅娜部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